好景长留,重阳安康! 国画里的重阳节

分类: bet百度云盘365 时间: 2025-10-02 03:07:58 作者: admin

石涛 《重阳登高图》

徐邦达为石涛《重阳登高图》题了边跋:乔木蒙丛罗列高,衡门独立兴犹豪。群峰点点看苍润,浓墨沙弥笔岂焦。和画中大涤子自题诗元韵。画作于清康熙廿三年甲子,道人时年四十又三岁,师梅沙弥,墨法浓润而不枯焦。可喜爰也,友人携示属题。一九九八年夏,东海徐邦达并记于白下门。

张大千《重阳登高图》

张大千的《重阳登高图》也是以此为题材绘制而成,图中左侧山头有一位古装老人,正站立于一巨大盘石之上,登高望远,似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而画面右侧,危崖直入云际。两山之间,是金碧辉煌的楼台、庙宇,掩映于古树长松之下。置身其间,顿觉天高地广,宇宙浩瀚,万千风物尽收眼底,表现了一幅情景交融的重阳登高画面。这种登高望远,怀念亲友的情感在题诗和落款中有明确的记述:“书来为说济南事,苦忆关家兄弟贤,正是鹊华好秋色,明湖听曲更何年?”

项圣谟《听松图》(局部)

本幅自题:“偶寻鹿迹来游此,坐听松风亦爽然。庚寅登高日寓江城西郊,喜此二言,骤笔补图。项圣谟。”钤“胥山樵项伯子”等印3方。“登高”为重阳节之古俗。据题可知此图系项氏于顺治七年重阳节与友人登高时为吟得佳句而绘。作品画云崖雾涌,长松虬枝,高士临流吟赏。树石用笔浑厚沉着,人物线条圆秀朴拙,意境清旷高古,具项圣谟山水人物画的典型风貌。

清院本《十二月月令图之“九月赏菊”》(局部)

清画院所绘的《十二月月令图(九月)》则向我们展示了亲友聚众登高的场景:五六个好友悠闲地盘坐在高悬的岩台上野餐,餐布上置有香甜的美酒和精致的糕点;四周则被高耸的青绿山峰环绕,几棵泛红的古树在云海中零星点缀……怕是再也没有比这更仙境的秋游胜地了。

赏菊、饮菊花酒

重阳节赏菊、饮菊花酒也极为普遍,菊花可以祛寒、祛毒,所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画家们也常常以重阳赏菊为题材绘制作品。在清廷画家陈枚的《月曼清游图》册中,再现了宫廷嫔妃们九月主要活动就是重阳赏菊。

清代 陈枚 《月曼清游图》之九月重阳赏菊

重阳菊花也成为画家们笔下的重要题材,例如清代张同曾的《菊花图》、李苦禅的《重阳佳节菊花开》等都是这一题材的绘画作品。

清代 张同曾 《菊花图》

李苦禅 《重阳佳节菊花开》

在历代画家们的画菊作品里,很多题跋也会提到重阳节。明代徐渭在他的花卉图卷中就题有:“忽报街头糕五色,西风重九菊花天”的句子。

明代 徐渭 《花卉图卷》

清代吴昌硕在一幅菊花图上也题诗曰:“荒岩寂寞无俗情,老菊独得秋气清,登高一笑作重九,挹赤城露餐落英。”

清代 吴昌硕 《菊花图》

同时,菊花也被人们称作延年益寿的花,有很多画菊花的中国画作品都题为“长寿”,齐白石有一幅作品就题为“延年益寿”,画的就是菊花。

齐白石 《延年益寿》

另外,齐白石93岁那一年,画了一张《重阳生日》给生于重阳的夏衍先生庆生,画面内容也是菊花。

齐白石 《重阳生日》

聚会、绘画、吟诗

唐代以后,重阳节逐渐成为文人雅士聚会,绘画、吟诗的日子。出现了大量吟咏重阳节的诗词,以及以重阳节为题材的绘画。其中最广为人传颂的千古名句有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清代 石涛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意图》

清初画家石涛也以此诗为引创作了《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意图》一画。画中,两个友人席地而坐,面对着窗外的园子,远处的高山,喝着酒拉着家常,回忆着远方兄弟。

吴昌硕《重阳诗》

吴昌硕《重九诗》

郭沫若《节过重阳》

章士钊《重九诗》

于右任《重九独坐玉麟堂》

插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钱慧安《簪花图》(局部)

吃重阳糕

吃重阳糕也是重阳节的一大习俗。因“糕”与“高”字同音,也是步步登高的意思。到了宋朝,人们过重阳节时,除了要互相馈送重阳糕外,对于重阳糕的装扮也多有讲究。

重阳糕

据《梦梁录》卷5《九月》记载,重阳节人们把米粉用糖水和匀,做成米糕,上笼蒸熟,出笼后,在顶上插一面小旗帜,端着给邻居家送过去。为什么要插旗?不是为了好吃,只是为了好看。当然,除插旗外,重阳糕还有别的装扮,南宋三大将领之一的张俊重阳节送给宋高宗的糕点就是把它们扎成假山和盆景的样子。

到明代,九月重阳节这一天,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自古至今重阳节都是为了

祈福平安 寄托思念

祝愿秋日好景长留

愿大家平安喜乐 重阳安康

当代国画 常年作品征稿

1、投稿内容:

*作者姓名、生活照片、简历。

*艺术评论或自述。

*作品20-30幅,请标注作品名称、尺寸和创作年代。

2、投稿要求:

中国画,题材不限,手稿、写生、创作均可。

3、发送事项:

作品电子格式为JPG,大小在10MB以内,

4、投稿须知:

*我们不赞成一稿多投。本次活动只收取一定支持性费用(或赞助一件精心创作作品)。

注:一经审核通过,您的作品链接发布后将被收录于 【当代国画】推荐画家 栏目。

《孤山仰止-西泠印社藏金石书画精品选》

爆火1600年!中国顶级奢侈品,秒杀全球

从纸绢到颜料,全面梳理考证中国绘画材料的学科性著作,时隔近40年再版!

3800幅历代古画高清图,56G内存-古画U盘

如何欣赏“看起来都差不多”的山水画?

+

请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当代国画

整理编缉_夕月慕画

本文言论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转载请注明来源

特别声明

图片均搜集自网络公开资料

编辑并不确定作品之真伪,不作为投资收藏的依据

仅供书画爱好者参考

版权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本号所推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

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